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薪火相传的守望者——讲述临汾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2015.10.29
专题报道
在临汾,一批手工艺人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坚守着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使其作品带着灵魂、充满磁力,包浆着日晕月华…… 这群非遗传承人,他们以自己的信念与执著,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活态文化,每个人不平凡的经历,演绎着让人感动的故事。 曹运建:挖掘“晋作家具”技艺绝活 襄汾县东牛村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大门口,挂着“晋派明式家居制作工艺研究所”“山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让楚剧搭上公共文化服务的快车
2015.09.22
专题报道
楚剧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感作为楚剧的发源地,目前有7家专业楚剧团仍在排戏演出,同时在街头广场、社区村镇还活跃着大量民间楚剧戏班。这些剧团和戏班为群众奉上的精彩大戏,不但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各家楚剧院团的练兵大舞台,更是孝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为群众解决看戏难的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当下责任...
查看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br />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5.07.21
通知公告
国办发〔2015〕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
查看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5.07.21
其他新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 《政策》指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 《政策》提出,力争在“十...
查看更多
五台山佛乐:钟管齐鸣咏诵千年
2015.07.20
专题报道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台山佛教同产生、共兴衰,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形式,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五台山保留佛教音乐品种较全、使用广泛的寺庙之一“南山寺”。 始于五台山佛教开山分汉传和藏传两大类 刚刚踏进南山寺庙门,就听到吹奏
乐器
的声音,循声而去,一处僧房旁,一名年青僧人正手捧
乐器
面对着墙壁练习吹奏,他就是南山寺的...
查看更多
西藏传统
乐器
:背靠传统 面向现代
2015.07.07
专题报道
“西藏歌舞”这个品牌,现在已不仅仅属于一曲原生态的“嗓音”、一支气势恢宏的舞蹈,它已经变身为一个让人为之骄傲的文化符号,一个让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得以传扬的文化现象。 而在这个品牌、现象的背后,久经岁月沉淀的传统
乐器
就好比是一根金线,将一个个符号串联,让人在其中体味着传统文化的追想,陶冶着业余生活情操,感受古老传统艺术的味道。 有人说,制作
乐器
是赋予器物以血肉,演奏音乐是赋予
乐器
以魂灵。只有知音识器者,才懂得挖掘
乐器
潜在品牌价值,他们是民族优秀...
查看更多
古乐研究带动民间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2015.05.25
论坛
钟鼓之声的学术研究,上可聚焦于中华乐史之种种律、调、谱、器,下可瞩目于民间音乐传统之种种表现方式。西安鼓乐研究学者,或取人之长,以补己之不足;或取域外(如日本)材料为参照,以见本土文化之价值;或请民间乐师进课堂传经,或下田间村舍学习鼓乐之真谛。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既要有比较音乐学的意识,也要有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还要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更要有历史文化学的眼光。 挖掘整理民间古乐资料 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曾先后两次到西安考察...
查看更多
西安鼓乐传承保护刻不容缓
2015.05.25
专题报道
鼓乐,千百年来一直活跃于西安等地。西安鼓乐作为唐宋遗音,是鲜活的文物资料,为当今国内外学者所关注。20世纪50年代初,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曾先后两次到西安考察,并依据西安鼓乐和五台《八大套》,对宋代姜夔的词曲作了译解。此后就只有李石根、何钧等少数几位学者继续这一研究,60年代西安音乐学院也曾开始整理和研究,但都因种种原因时断时续。 “祖规”不利于乐谱及演奏技艺传承保护 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云南民族村:西南非遗保护样本
2015.05.12
专题报道
傣寨白塔 泼水狂欢 喝下少数民族祝福的美酒,在“花海赛装狂欢节”的舞台上穿戴、搭配民族服饰,在河谷进行徒手摸鱼……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3天,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云南民族村,接待游客3.13万人次,同比增加21%。 云南民族村地处昆明市区的南部,距市区10公里,占地1270亩,现已建成包括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等25个少数民族村寨,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
查看更多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调查
2015.05.11
专题报道
越来越多的老手艺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而消失 传统面花的制作手艺让现代年轻人惊诧 水会音乐在普化的最后生机 位于蓝田县普化镇东塬上的全家岭村是一个普通的关中村落,去年以来,不时有文化专家专程来到这里,但很少有村民知道,他们这里已经成为流传2000多年的民间音乐———水会音乐最后的生存地;也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古老的乐种刚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虽然从来没有观赏过水会音乐,但水会音乐的各种传说在村民中却流传甚广:水会音乐产...
查看更多
1
148
149
150
151
152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