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0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38)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4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2016.06.27
论坛
摘要:本文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2003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具体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后来确保其通过的各种努力,其间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概念的界定与演变、相关重要会议的召开等。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起草《公约》文本的过程中,韩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人间国宝”项目的提出与实践。除韩国外,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积极进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理论创新,这导致了“亚洲转向”的出现。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项目...
查看更多
新文化等级化·
传承
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
2016.06.27
论坛
【摘要】 本文从学术观察和反思的视角出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为立足点,对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论文指出:新文化等级化的出现以及
传承
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非遗保护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怎样有效地实现“价值平等”的思考范式转换,消解目前更普遍发生的非遗价值评判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等级化,如何界定非遗项目的核心本质以化解
传承
与创新之间的矛盾,都需要各个国家积极贡献有效的方法和视角...
查看更多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整体性、可持续性演进——马盛德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6.06.20
论坛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马司长,在2016年“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美术观察》近期策划了“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思”的选题讨论。首先,请您谈一谈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马盛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要杜绝“曲高和寡”心态
2016.06.15
论坛
刚刚度过传统佳节端午,我们又迎来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根植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民众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它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公众的需求中被更好
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提起非遗,人们印象里往往会浮现出小众化、晦涩难懂等字眼,仿佛这些古老技艺本身非常人所能习,使人可望而不可及...
查看更多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2016.06.14
论坛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如无特殊情况,均简称“非遗”)保护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
传承
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
传承
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
查看更多
非遗的知识产权之惑
2016.06.12
论坛
虽然仍存在开发难题,但今日中国的近90万项非遗资源,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由国务院批准的100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开始吸引资本源源不断地注入。 在北京,几乎经营面人的商家都从“面人彭”进货。除此之外,“面人彭”还做OEM产品。北京百分之六七十捏面人的,都从彭小平这里拿货。 捏面人的彭小平也是北京第一个下海经商的传统手艺人。1980年,21岁的他在北京友谊商店一方小柜台上做起了捏面人的生意,一个月捏360个。 面人一上...
查看更多
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
2016.06.12
论坛
【摘要】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端午节俗传统由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时间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与文化的进入,端午节俗传统要素逐渐失落,端午节社会地位显著下降。在强调文化多样性,推动传统节日复兴的今天,端午节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
传承
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节...
查看更多
全球化进程中非遗安全问题的思考
2016.06.07
论坛
一、非遗发展的最大的背景是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在全球化的话题中,非遗的
传承
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非遗
传承
发展这一话题的关注与重视,一方面是基于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非遗价值及其重要性的再认识、再发现。也就是说,非遗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与物质财富,是最为重要、最为独特、最为丰厚的民族财富。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对非遗的
传承
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人们生存的空间概念边...
查看更多
守住承载乡愁的农村传统景观
2016.06.03
论坛
农村传统景观文化是经历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乡村风貌,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配合浙江淳安县景区化建设调查,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地区,感到农村传统景观保护已时不我待。 农村传统景观一般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它包括山水、古树、古屋、古桥以及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甚至牧童短笛、晨暮炊烟等特定的农村符号和画面也包含其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浙一带的农村,还可以看见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和砌成的围墙、戴斗笠的农夫背着犁耙的身影,还能听见老水车吱吱呀呀的转...
查看更多
细致务实的帮扶是一剂良方
2016.06.03
论坛
印度穆巴拉克普尔织艺织工在织布 编者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传统工艺
传承
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培训”日前在广东深圳成功举办,会上来自亚太地区多国非遗领域的代表,深入探讨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的有效
传承
与发展方式。本文为全印度艺术家及手工艺者福利协会执行主任玛德胡拉·杜塔介绍印度传统织艺的发言摘要。 印度有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品,但是有很多的实践还不完善。我做了一些案例分析...
查看更多
1
120
121
122
123
124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