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9)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41)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1)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2011.08.16
论坛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降边嘉措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
查看更多
“原生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2011.07.15
论坛
“原生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个人赛中增加了“原生态”唱法比赛,这件事似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原生态”这个概念引起的歧义和争论。以前涉及乡土文化时,常用的是“民俗”“民间”或“民族”之类比较专业的概念,如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族唱法等。而在民间艺术之外另起炉灶讲“原生态”艺术,不但与民俗文化概念相混,而且关于什么是“原生态”、什么不是“原生态”也很难明确区分。因此使用这个概念似有故弄玄...
查看更多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2011.07.14
论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时下盛行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而不可使其创新变化。这种愿望固然可嘉,问题在于有无固定不变的原生态?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传承的环境着眼,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变化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于特定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并随之演化而被传承或绝灭。许多非遗的濒危和灭绝,要么由于其不适应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么由于其赖以存活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巨变乃至...
查看更多
“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2011.07.11
论坛
小川直之:“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就是在日本产生的,它用汉字写叫 “无形文化财”.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先翻译成了法语,然后又翻译成了英文,而我们驻联合国的官员和翻译们又把这个词从英文翻译回来,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届非遗节国际论坛上,日本文化厅历史文化基本构想制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委员长,曾经参与过日本非遗保护立法工作的...
查看更多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06.20
论坛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年5月16日下午,“昆曲韵·故乡情”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昆曲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山宾馆举行。 4个多小时里,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和各剧团的前辈代表,就昆曲艺术“入遗”10年来传承和保护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意见,做了精彩交流发言。 清平乐 如果昆曲属于老人,人也都会变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清楚地记得,十年前...
查看更多
文化部蔡武部长为《世界遗产》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2011.06.16
论坛
文化部蔡武部长为《世界遗产》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如...
查看更多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1.06.16
论坛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主持。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
查看更多
非遗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
2011.06.09
论坛
非遗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刘魁立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有重要意义,是文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将我国非遗保护提升为法律制度层面的要求,为延续民族之根提供制度保障 人类既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物质文化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
查看更多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2011.06.01
论坛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值此颁布之际,《世界遗产》杂志就中国非遗发展及相关立法背景、情况、意义等内容采访了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 《世界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所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取得了哪些进展...
查看更多
关于非遗保护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1.05.25
论坛
关于非遗保护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面临着灭绝性的危机。 有人认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有碍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一些民间民俗的东西太古老、太陈旧,没有市场、没人看、不...
查看更多
1
103
104
105
106
107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