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云南22个项目上榜,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12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此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云南提供了“非遗+旅游”的新玩法让非遗项目变得不仅好听、好看还好吃、好玩! 听云南的声音 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乐曲之一,曲音幽雅圆润,清新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区域性。 数百年来,洞经音乐一直保持其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说到晋味美食,你能列举多少?猫耳朵、抿尖面、太谷饼、泡泡油糕、糖醋鱼、传统过油肉、老山西葱花脂油饼、羊肉臊子栲栳栳、阳城烧肝、沾片子、长子炒饼、晋祠桂花元宵、红豆黍米饭…… 种类繁多,多不胜数。山西传统饮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为餐饮行业提质升级,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我省国家级、省级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达229个,晋味非遗项目112家,占比近50%。 保护好、传...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组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中国的非物质...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生活也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也出现了数字鸿沟,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使这一数字鸿沟持续扩大。因此,如何消弭数字鸿沟,推动数字传播进一步发展,日渐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丰富多彩的彝族特色文化 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其中云南有22个项目入选,涉及2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国家、省...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遗,除了通过训练文化工作者来有效、合乎伦理地制定文化保护策略外,还可以通过课程和教学延伸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指导。梳理非洲南部赞比亚、马拉维和美国的非遗教育状况可知,必须挑战与非遗有关的现有定义和学科结构,以消除在体制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或教授的准入门槛中深藏的殖民遗风。 关键词:非遗界定;非遗教育;非遗训练 本文的写作,是基于笔者在过去24年间对非洲南部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进行...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2期:2021年6月21日—7月4日 1.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启动 2.“2021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项目履约报告撰写工作培训班”在京举办 3. 山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八桂大地,传统的艺术和技艺随处可见。它们宛若一首锦绣浪漫的诗篇,书写着流光溢彩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致力于发挥非遗的社会价值,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更要“火”起来。 广西非遗工作实现新突破 壮人善织,多喜重彩。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织锦技艺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早在2006年,广西的壮族织锦技艺就与布洛陀、刘三姐...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用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作品讴歌党的光辉历史,诠释党的初心使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新闻网承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将于2021年6月28日晚在省群众艺术馆虹光剧场举办。 此次展演共12个非遗优秀节目,这些节目是从庆祝建党100...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需要特定的时间(约定俗成)和空间(公共场域)以及需要“聚众”才能开展的特性,无疑受到直面冲击,致使本年度非遗舞蹈在各方面也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光景”。非遗保护是一个涉及多维的复合工程,本文主要从政策、传承传播、理论三个层面对本年度的非遗传统舞蹈进行回顾与梳理。国家政策层面:静观中孕育复苏;传承传播层面:荆棘中另辟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