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地方新闻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文旅发﹝2021﹞19号)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有关单位: 为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我厅组织制定了《山东省省级非...
查看更多
潘鲁生: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
论坛
【摘要】传统工艺是一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集合体,关乎人的本质创造力。唯有以当代生活为目标,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走入人的内心,体现出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因此,既要从工艺的造物观念、技艺等角度审视发展历史,又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着眼文化、产业和生活,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服务当代发展。 【关键词】传统工艺;内生动能;文化;生活 2015年,“振兴传统工艺”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实施传统工艺振...
查看更多
让璀璨技艺更好地走进生活——“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综述
专题报道
从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景泰蓝和平鸽装饰盘”到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繁华盛世”茶具,传统工艺的“百年历程”在这里缓缓展开;从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到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全国各地各门类传统工艺代表作品和精湛技艺在这里全面呈现;从助力精准扶贫到掀起当代国潮,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成果及其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这里集中展示……6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即将出版
要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国近二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保护经验和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由湖北长江传媒崇文书局特邀文化学者、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担任主编,由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组织全国非...
查看更多
2021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区非遗活动丰富多彩
专题报道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市陆续开展多项非遗活动,内容包括了:普查成果、摄影作品、美术创作、民间舞蹈、评书联讲、传统武术、戏曲表演、培训研讨、手作传习等,活动场地分布在社区街道、旅游景区、剧场画院、商业中心等,全方位、多元化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港剪纸作品展在滨海新区文化馆开展 近日,由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办事处、滨海新区文化馆主办...
查看更多
2021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区非遗活动丰富多彩
各地风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市陆续开展多项非遗活动,内容包括了:普查成果、摄影作品、美术创作、民间舞蹈、评书联讲、传统武术、戏曲表演、培训研讨、手作传习等,活动场地分布在社区街道、旅游景区、剧场画院、商业中心等,全方位、多元化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港剪纸作品展在滨海新区文化馆开展 近日,由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办事处、滨海新区文化馆主办...
查看更多
江苏各地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专题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6月12日也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江苏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分量足、样式新的文化盛宴。 南京 6月12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南京文化新地标、非遗体验新空间——夫子庙钞库街21号秦淮·非遗馆正式开馆。 秦淮自古是南京众多“非遗”的肇始之地...
查看更多
江苏各地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各地风采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6月12日也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江苏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分量足、样式新的文化盛宴。 南京 6月12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南京文化新地标、非遗体验新空间——夫子庙钞库街21号秦淮·非遗馆正式开馆。 秦淮自古是南京众多“非遗”的肇始之地...
查看更多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内蒙古云游非遗•影像展 | 第一集——草原记忆
云游非遗影像展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厚重,是自治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逐渐完善,传承人记录取得重要成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研修计划顺利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明显,非遗宣传传播广泛开展,非遗在服务重大国家...
查看更多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内蒙古云游非遗•影像展 | 第一集——草原记忆
专题报道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厚重,是自治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逐渐完善,传承人记录取得重要成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研修计划顺利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明显,非遗宣传传播广泛开展,非遗在服务重大国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