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沈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反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列入机制的过程性研究
2022.05.31
论坛
【摘要】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列入机制是受世人关注程度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领域。近20年来,随着以《公约》为标志的国际社会
非遗
保护实践的普及和深入,《公约》的列入机制却不断折射出国际社会
非遗
保护在申报与保护、统筹协调工作内部机制、程序合理性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通过爬梳《公约》列入机制发展过程中以问题出现为表征的转折节点,可以展现出国际社会针对《公约》在实践中发展的...
查看更多
田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
非遗
要素植入模式研究
2022.05.27
论坛
编者按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创新工程,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正式启动。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
查看更多
系统论视域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结构、功能、机制
2022.05.25
论坛
编者按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创新工程,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正式启动。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
查看更多
彭兆荣:线性是脉 社稷是魂——论国家文化公园之“中国范式”
2022.05.24
论坛
编者按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创新工程,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正式启动。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
查看更多
苏亚妮:傣族佛寺金水漏印技艺的活态传承——基于孟连县娜允镇
非遗
传承人的技艺实践
2022.05.16
论坛
【摘要】金水漏印作为傣族剪纸工艺的延伸,属于傣族本土文化与南传上座部佛教融合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寺庙装饰艺术。通过对孟连县娜允镇
非遗
传承人技艺实践的传承研究,梳理总结出金水漏印的制作工序和要领,图案设计创作的传统和风格,以及各环节的技艺特点,从中可以管窥到
非遗
传承人的活态文化实践及其在当代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傣族;金水漏印;娜允镇;
非遗
传承人;活态 一、傣族金水漏印的佛教文化背景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
查看更多
非遗
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当代价值——以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为例
2022.05.13
论坛
我国作为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底蕴之深厚,文化艺术成就之璀璨夺目,是世界公认的,同时由于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的独特国情,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丰富多元、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民间舞蹈作为其中兼具文化内涵和歌舞艺术魅力的重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各族人民文化艺术生活最基本的内容。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娱乐和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创作形成了独具本民族风俗习惯特点的民族舞蹈,这些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丰富多元的民族舞蹈在劳动人民中间世...
查看更多
让
非遗
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2022.05.10
论坛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上,艺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弹唱格萨尔。(摄影:新华社记者 陈斌) 3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舞龙。近年来,该校将舞狮、舞龙、大鼓等
非遗
文化融入幼儿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摄影:王华斌)(人民图片) 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映美湖景区推出天空之伞“
非遗
”文化节,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摄影:陈晓...
查看更多
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2022.04.29
论坛
【摘要】如果从2006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这一学科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现有学科又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有关。需要我们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找出与原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与视野,构建起独特而完整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 如果从2006年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
查看更多
高校
非遗
人才培养要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
2022.04.26
论坛
【专家点评】 近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文化基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非遗
保护专业的设立完善了
非遗
保护人才的培养体系,为
非遗
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部分高校开设了
非遗
保护专业和相关研究方向,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尚未形成完整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口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都处于探索阶段,
非遗
保护专业特色...
查看更多
魏力群:中国皮影戏的文化形态与存续生态探究
2022.04.25
论坛
【摘要】皮影戏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各地影戏的称谓、剧本、唱腔、表演、造型显示出明显的文化形态差异和地域性特征。皮影戏的存续生态集中表现在院团和民间班社、演出剧目、观众、艺人传承、艺术品收藏等多方面,现状并不乐观。中国皮影戏的
非遗
保护工作,应加强皮影戏的学术研究,融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路,使中国皮影戏以活态的形式保持在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间,才能具有持续稳固的生命力。 【关键...
查看更多
1
15
16
17
18
19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